在藝術家陳麗如的創作當中,她最關切的莫過於人們之間的距離感。早期她的創作中不乏大量的錄像、攝影、及行為藝術,她認為透過攝影和錄像,反而再再提醒她「影像模糊」的這件事情,而影像表達的比平面作品更有針對性,因此也逐漸延伸到至今的平面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畫面當中經常出現小房子與小旗子,而陳麗如認為:我們是透過記憶所接觸的人事物交會形成,也成為她在作品中最直接表達情感的一部份。她也試著運用畫面風景的變化,來表達記憶像時光機一樣飛逝而過。生活經驗的累積,使記憶的影像不再像當下一樣的清晰可見,時間拉開了記憶的距離。畫面中的小矮房如同乘載著她的記憶片段;小旗子象徵人曾經在此的意象在畫面中遊走。
借殼- 冰河水漬 180x60cm 油畫 壓克力/畫布 2016
安徒生說:「生命讓我如此美麗。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我以童年時生活記憶作為創作的出發點,透過畫面中小矮房・小旗子,象徵小時候外婆家斜屋頂的意象、及人曾在此的生活風景。童年的生活環境漸漸模糊如同餘影,不再像當下一樣清晰地在腦海裡,時間的累積拉開了記憶的距離,回憶勾起我們內心的激盪。回憶裡混合了他人與自己的記憶,在我的生活經驗之中雖然有許多旅行和外出居住的記憶,但卻未曾走出過台灣這座島嶼,也未曾在台灣的高山上看過我最嚮往的雪景。當旁人與我分享時無論是藉由照片或是電影中所出現的景象,都會讓我產生錯覺以為自己曾在此,因此畫面中我運用大量不同的白色來傳達雪的意象與那段不曾體驗過空白的記憶,但在將自己拉回後才驚覺他人的生活經驗已經默默地進入自己的記憶中。
借殼-冰島尾巴 15x15cm 油畫 壓克力/畫布 2016
運用白色直觀的表現出雪的顏色,如同記憶裡的空白。我們站在這座小島,卻同時又想著另一座島嶼的好,短暫的將自己投射到他人的經驗,滿足了我未曾經歷的景象產生嚮往與迷戀。
視線之外的意像風景-深海考古 直徑50 公分 壓克力/畫布 2016
記憶像是一隻無形的筆,不斷的刻劃出自我的心靈地圖。而無論我們在何居所,我們都會沉溺在第一個窩巢所特有的安全感裡,而我透過深海考古,將再次的對於自我內在空間進行思所與建構,然後進入道內心世界,它雖然存在,但卻不佔真實空間。在此這只是一種想像,因為過往經驗歷程的回溯與探尋而顯得更加曖昧與模糊,但也因為這層關係,使得當藉由外在物件當作為媒介物觸發內心底層,使得內心場景覺醒時,產生更多連結與激發。
視線之外的意像風景-空拍記錄 直徑30 公分 油畫 壓克力/畫布 2016
空拍記錄並不是真的站在高處往下拍攝,而是透過畫面讓觀者的視點必須採取俯視的角度觀看風景,視線也會跟著畫面中的線條和小旗子的方向走進內心的記憶風景中。
視線之外的意像風景__牆一 ~
視線之外的意像風景 20x15cm / 15x10cm 油畫 壓克力/圓心木 2016
記憶時常是模糊的,當我們想努力想記起當時的回憶總是會像瞇瞇眼一樣看著前方的風景。
視線之外的意像風景__牆二 ~
陳麗如_簡介
《學歷》
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系
《獲獎》
2015 水谷藝術展覽空間第一屆徵件第三獎
《展覽記錄》
2015 勤美EVERDAY ART學生藝術商店展覽
2015.11.23-
2015.11.27 糊影流動,大葉大學設計學院1F展廳,彰化市員林,台灣
2015.1.11-
2015.1.16 Little house ・Little flag,大葉大學設計學院1F展廳,彰化市員林,台灣
2014.12.15-
2014.12.20 藝游未盡師生聯展,大葉大學設計學院1F展廳,彰化市員林,台灣
2014.6.2-
2014.6.30 小矮房.小旗子創作個展,松咖啡廳,彰化市員林,台灣
展名│【女孩們的時光】繪畫聯展
展者│潘怡君、曾冠樺、陳麗如
展期│2016/09/03-2016/11/27 09:00-17:00
地點│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二段326號(金車噶瑪蘭威士忌酒廠 會議中心B1)
電話│03-92290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