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思維形塑的年輕電腦繪圖者 〉
創作者黃軍豪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幾年來遊走於商業取向與藝術創作兩邊,漸漸的他察覺到幾乎沒有創作者使用數位繪圖的方式在表達藝術,多半還是運用實體材料在進行創作,而一般人所認知的電繪樣貌似乎也跟動漫遊戲畫上了等號,與國際相比之下,在台灣以藝術思維所衍生的電腦繪圖創作作品抑或是電腦繪圖創作者可說是非常的稀少,因此這次除了手繪作品外,也特別展出兩件偏藝術形式的電腦繪圖作品。
〈從信手拈來的塗鴉到精心塑造的手繪作品〉
從黃軍豪的作品可以看見六、七年級男生們的童年世界,從小看日系卡通動畫長大的他,一開始只是隨筆塗鴉喜歡的卡通主角,近年來常常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創作出富含藝術性的作品,創作者所描塑出的畫面宛如科幻動畫電影般的場景,可能像是電影「駭客任務」的母體外觀,就像是諸多渺小個體聚合而成的生命型態,抑或像是「蒸汽男孩」的機械廢墟,錯綜複雜的線條,像是數千數萬的蠕蟲,它們在空間裡彼此纏綿與擺動。
黃軍豪認為:「創作的過程並無太多預想,只是把需求的原素不停的添加上去,那些元素渺小且單純,似乎沒有任何作用及力量,毫不起眼,但在最後組成一張完整畫面時 ,卻可讓作品顯得有的十足張力,觀眾除能感受到創作的時間感外,元素零件等的累積與延伸,也破除了我們對於單一單位下的想像。」
〈單一到組合,微機械-超脫有機生物的新物種〉
微機械系列充分的運用上述概念,黃軍豪運用了黑色細簽字筆,一筆一畫的在紙張上細細勾勒,繪製大量機械性符號的穿插組合,滿是纏繞的管線與零件,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科幻電影《駭客任務》(英語:The Matrix) 中的母體實體,它是由諸多工作性質不同且數量龐大的機械所組成,單一機械個體意識薄弱,但當它們群聚湊在一起時,意識卻高漲而強大,因為它們彼此分享與統合。而這等形態,也破除了我們原有對於機械的想象,不再覺得它們是單純運作的作業機械,反倒是具有生命且超脫有機生物的新物種。
為了創作這些精細而複雜的作品,黃軍豪犧牲了許多休息和玩樂,每一件作品都是耗時將近3個月以上的時間,透過長時間與作品相處及對話,他漸漸喜歡上和作品一起成長的感覺,從來不會為了效率而放棄一件作品的藝術性,就像傳統水墨的工筆畫般,每一撇每一豎都像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意識展現。
展覽日期:2017-03-04~2017-05-30
參展藝術家:董十行、 丁柏晏、 黃軍豪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員山館(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二段326號)
時間:09:00-17:00 全年無休(除夕休館)
電話:03-9229000 # 8501
留言列表